发现更多乡村之美(逐梦·走进美丽乡村)_实时
(资料图)
5月末6月初得暇,去浙江中部的浦江县乡间走了一趟,所见所闻与自己原本对乡村的记忆和印象差别很大,心中一时被欣喜填满。令我欣喜的缘由是,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,随着城市里人员和资本向乡村流动,人们开始发现更多乡村之美。
人们最先发现的,是乡间的自然风景之美。过去人们旅游,比较喜欢去城市里看街景和美丽的公园。可如今,大家发现,大城市里的街景和人工建成的那些公园固然值得一看,但乡间那种独有的自然风景也很美,看了同样能带给人心理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安恬、舒适之感。比如浦江县境内峭拔的北山和南山上的诸多山峰、山谷、崖壁,蜿蜒的浦阳江、壶源江、大陈江和众多水库里的碧水,山坡上青翠的竹林,树上婉转的鸟鸣,四周清新的空气,天上变化万千的云朵,地上无数的野花绿草,由山中流出的众多条小溪,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之美。也因此,经政府部门统一规划,浦阳江边的大畈乡上河村和前吴乡通济湖岸边的村民,在江边和湖岸建起了一排排的民宿和饭店,给来这里观看自然风景的人们提供方便,当然,村民们也同时赚了钱。常常是在一个旅游旺季里,一家民宿就能赚几十万元。
田园之美,是城里人在浦江县发现的又一种美。前吴乡三江楼周围的层层梯田里种满了油菜,在春天油菜花开的时节,漫山遍野的黄色花朵让人看了心旷神怡,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人。横山村的葡萄长廊,绵延几里长,成千上万串的葡萄悬挂在长廊上方的架子上,给人一种硕果累累的美感,葡萄成熟的季节,能吸引无数游人拍照留念。潘周家村附近的浦江岸边,一长溜枝干盘曲、树冠相叠、葱茏劲秀的古树,村里村外结满桃李和猕猴桃的果树,给村子增添了一层神秘幽深、如梦如幻之美。上河村的大片向日葵田,花开时一片金黄,蝶飞蜂舞,其景色令游人击掌称绝。在粉墙黛瓦的前明村山坡下有垄直行齐的玉米地,有一畦一畦的青菜,有一片又一片的稻田,这都成为乡间吸引城里游人的景观,有的还成为城里中小学生学农和描画乡间田园景致的学习基地。
古屋老街的建筑之美,也是今天城里人特别关注的乡间美景。过去,人们都愿意去看大城市里的现代化建筑,可如今,很多人觉得,乡村的一些古屋老街也有一种特别的美。在浦江县的许多村庄里,都还保存着不少古屋老街。比如茜溪岸边的灵岩古庄园,十五六幢古屋规划气派,把花园、住宅、道路、排水、绿化、硬化和雕塑艺术完美结合了起来;庄园里的石子路、石板墙角、石板天井、石窗架、石门架、石门槛、石转角、石用具十分独特;四进的大厅堂和六幢六十六间厢房呈井字形排列;重檐上的“小狮鱼”木刻,诒榖堂上的艺术砖窗,看上去有一种厚重和灵秀交相辉映之美。再如嵩溪村口的古桥亭,打破传统建筑的对称习惯,按出方入圆的哲理设计,出村的门是方形门,寓示出门走四方,为人要方正;进村的门是圆拱形门,寓示进门家人团圆,与人圆融相处,有一种特别的情怀。这个村还有前后两条小溪,前溪为明溪,古屋沿两边溪岸建成;后溪为暗溪,古人用拱桥将溪水覆盖,再在拱桥上盖房起院,明暗两溪在村口交汇,整体设计极具匠心。村里还有许多古屋的山墙是用碎石块砌成的,一行行的碎石组合成的墙面,图案古怪,带有一种魔幻之美。
乡村音乐之美和村人自娱的习俗,也让城里人大开眼界。在浦江县的很多乡村里,都有什锦班。这种什锦班,通常由十几个通晓乡间音乐的人组成,主要演唱浦江乱弹、婺剧、越剧等剧种的唱词选段。什锦班的器乐奏响之后,其铿锵之声和热闹之状常令听众精神一振;声乐响起后,那高亢亮丽之音更是让人兴奋不已。茜溪朱宅的什锦班,每次演出时,来旅游的城里人都兴致盎然地围着看,享受着这乡间音乐会的别样美。在浦江的乡村里,每逢春节和其他重要节日,村民们还都要舞板凳龙以示庆祝和抒发欢乐之情,其玩法就是在板凳上扎制灯笼,然后相接成长龙,由多人舞动。这种创制于明朝后期、兴盛于清朝中后期的村民自娱习俗,看上去有一种虎虎生风的律动之美。在潘周家村里,春节期间还会玩“走马灯”,就是用竹篾在底板上扎出真马大小的灯形,然后将其固定在有四个轮子的底架上,马肚前后伸出两根木杆。糊着白油纸的马身上贴满用纸剪成的一寸多长的马毛,有白马、花马,任人选择。晚上出灯时节,马肚和马颈上点有蜡烛,通常是三十二匹大马一同出行,马队若到邻村迎舞,但见夜色朦胧的乡道上马灯闪烁、马队驰奔,那种壮观之美能使观看的人欢呼雀跃。
城里人在浦江发现的另一种乡间之美,就是乡间美味。在浦江县的乡间,有很多在别的地方见不到吃不到的传统食品。那些食品在色形味上,都有一种别处所没有的美。潘周家村的“一根面”,在经过了揉、割、搓、盘、发酵的工序之后,可以拉几公里长都不会断,以长、细、韧、滑的独特风味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,拉一次可供几十个人吃,寓意吃了可以长福长寿。茜溪火糕是一种片状、松脆的时令零食,因食材不同,又有番薯糕、玉米糕、白米糕和混合糕之分。制时将糕粉置于大篾团中,加浓白糖水、芝麻、橘皮粉揉和,之后切片烘烤,吃着又香又脆。茜溪的擂头馃、杨梅馃、荞麦馃和藕粽,嵩溪的米筛爬、麦饼、苦菜汤,都是让游人吃了还想吃的美味。
家风族规是人们在浦江乡间发现的一种无形之美。浦江县境内许多村落里的大家族为了保证家族兴旺发达、有一个好家风,都制定有家规族约。郑宅镇上的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,其祖上传下来的一本《郑氏规范》,竟有一百六十八条之多。其中第十八条写道:“子孙赌博无赖及一应违于礼法之事,家长度其不可容,会众罚拜以愧之,又不悛,则陈于官而放绝之,于宗图上削去名。”第二十五条写道:“择端严公明、可以服众者一人,监视诸事,年龄四十以上方可……”前人留下的这些文字和传下来的家风,确实令我们今人觉得是一种严格的自律。
在浦江短暂的行走经历使我相信,随着城乡之间人员更大规模的流动,随着乡村的富裕和振兴,我们曾经忽视的乡村之美会更多地被发现、发掘出来,成为滋养人们心灵的一种美的资源。(周大新)
[ 责编:李伯玺]关键词: